可是,光有好政策还不够,种食用菌得靠技术。
面向政府,全力培训,力求基层工作人员高标准服务上门的三个面向服务。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以前只能去镇里认证,这两年都是陈满上门帮我进行认证。
日前,记者从承德市行政审批局获悉,我市积极推动政策找人、活动上门和融合共建,不断推出便民措施,提升群众办事效率。为了更加全面推出便民措施,市行政审批局与各县(市、区)共同研讨、主动发现,确定梳理受众人群方式,构建周密无遗漏的发现网络,防止出现政策惠及的盲区和死角,做到面向群众,全方位寻找,推进群众办事不出村。平泉市黄土梁子镇小蔡小吃店的经营者张国强办理完营业执照后高兴地说。黄土梁子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丽娅说。在平泉市党坝镇南沟门村,村务助理陈满正在给78岁的朴淑英老人办理养老保险生存认证。
政策找人 服务上门和合承德网讯(记者 赵可会)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到市里的政务服务中心,有时候忘带材料还要再跑一趟。据陈满介绍,今年养老保险生存认证以来,她已经在村民微信群里解答具体咨询近200条,同时帮助14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了上门认证。承德加速打造普通话应用产业发展新高地图为滦平职教中心普通话培训课现场。
对于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承德来说,加速打造承德呼叫、京北声谷、服务全国的普通话应用产业发展新高地,将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通,心灵才能相通。全市落地数据中心6家,建成后机柜可达7.2万个、服务器可达百万台。和合承德网记者 李国强 摄和合承德网记者 张丽莉在滦平周台子村,普通话体验园正在建设中,作为滦平一区两馆四基地一中心中的一部分,这里将成为集普通话体验、展览、研究、测试和培训于一体的滦平普通话文化展示场馆
此次正式运营,结束了过去进口肉类产品只能通过沿海口岸入境、通关,再转运到内陆的历史。近日,辛集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对外开办业务,首批来自巴西、乌拉圭等国家的132.56吨,总货值59.08万美元的进口冷冻牛肉通关入区。
该项目占地面积108.6亩,总投资10亿元,内容包含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和进口国际贸易,建成后可实现产成品65000吨,产值10亿元。载有进口冷冻牛肉的冷藏集装箱卡车将通过辛集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辛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军表示:为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口岸,我们一方面做大园区的体量,优化园区的功能,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将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成为辐射华北、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冷链产业交易集散中心和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北面,中安信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肉牛综合产业项目,已初现雏形。
通讯员 王露露 摄辛集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内,建有查验及储存一体化冷库、查验平台、查验场地、专业技术用房、隔离围网、电子监控等设施,占地面积43.4亩,仓储能力3000吨,年查验能力19.8万吨,是辛集市打造国际冷链生产加工贸易基地的重要一环。围绕河北省内陆唯一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建设,依托辛集保税物流中心优势,辛集市吸引了大批优质项目聚集,大力拓展冷链进口贸易。这些项目的实施,可满足进口肉类产品的仓储、周转、运输、配送等需要,助力辛集市打造国际冷链生产加工贸易基地。通讯员 娄雅坤 摄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内,总库容量4.8万吨的智慧冷链物流项目已建设完成,谋划实施总占地1160亩、总投资105亿的中安信牛肉加工、河北康远牛羊肉分割库、辛集国际冷冻食品(华北)集散中心等17个项目正加速推进,预计年营业额可达635亿元。
未来,会有更多来自国外品质优良的肉类产品,经辛集口岸进入国内市场,推动辛集成为进境肉类集散地,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可达十亿美元,将直接拉动辛集经济高质量发展。辛集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启动仪式现场。
安觅(河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蓉说:过去我们都是绕道天津报关入境,排队通关时间较长,仓储、滞箱费、滞时费等通关成本也比较高,现在经第一口岸直通辛集,通关时间压减30%以上,大大降低通关成本而如何做到早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处一级调研员 吴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而现在,由政府出具整体性、统一性的区域评估报告,来为大家统一办理。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白玉春:只要是在这个园区的土地上开工建设的项目,都可以应用园区做的这个区域整体评估报告上面的一些这个数据,让企业尽快地把相关手续办完,然后尽快生产,尽快达效。石家庄康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付洪高:区域评估,我们项目是最大的受益者,费用基本下降了三分之二左右,时间应该是节省了一半以上吧。(把)节省的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项目中来。作为全省首批承诺制改革试点单位,定州市开启了先建后验式审批服务,企业对20项审批事项进行承诺后就能开工,主要审批时限控制在10个工作日以内,为企业赢得宝贵的建设时间。
每一项都需要企业自己跑办。得益于此,像康鼎通信这样的项目建设方,只需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上,下载所在园区的区域评估报告,就可以快速填报相关审批手续。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兆敏: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项目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以前,都需要提交水保、环评等不同的评估报告。河北定农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李永:承诺制审批特别的方便,(开工时间)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四十多天,我们边建设边完善手续,我为定州的承诺制审批点赞。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惠企政策末端落实,以务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如何将项目单位的申请后审批转变为政府的申请前服务?石家庄市从区域整体着手,由政府出资,对全市21个划定区域内水土保持、交通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9个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成果后,对园区入驻的产业项目实现免费成果共享共用。
定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主任 赵俊杰: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简化承诺流程,取消现场承诺会和批复前的公开公示,企业当即承诺,批复立等可取,服务更进一步。好的政策有了,如何把这些好政策落地落实,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我省各地纷纷出实招儿,努力缩短审批时间,让政策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仅仅是编制环评报告,就是一项耗时又费力的工作。目前,定州市实行承诺制审批的建设项目已经达到77个,今年全年预计将超过100个。
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在定州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今年得到进一步推行。
连续出台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稳投资、促消费、稳住全省工业经济大盘等20个领域的配套措施,以及进一步巩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十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快建设离不开项目的早开工。
今天播出《审批事项用时少 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省各地各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抓手,采取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
2022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定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刚:让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进一步叫响投资定州、事事无忧的环境品牌。审批事项用时少,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天起,本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专栏,将聚焦我省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展现各地各部门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今年,我省将聚焦省重点投资项目,建立主动联系、精准服务任务清单,加强投资建设全过程服务,加快建立横向部门联合、纵向省市县协同的项目审批推进机制,让审批绿色通道愈加畅通。在石家庄鹿泉区,康鼎通信及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一派火热场景
定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主任 赵俊杰: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简化承诺流程,取消现场承诺会和批复前的公开公示,企业当即承诺,批复立等可取,服务更进一步。目前,定州市实行承诺制审批的建设项目已经达到77个,今年全年预计将超过100个。
每一项都需要企业自己跑办。今天播出《审批事项用时少 项目建设加速跑》。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jg8nc.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vseos/9341.html
有话要说...